在木材干燥過程中,干燥窯內的溫度、濕度和氣流循環速度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控制:
- 加熱系統:干燥窯通常配備有加熱裝置,如蒸汽散熱器、電加熱器或燃氣加熱器等。通過調節加熱設備的功率或蒸汽流量來控制干燥窯內的溫度。一般來說,在干燥初期,溫度不宜過高,以免木材表面迅速干燥而形成硬殼,阻礙內部水分向外擴散。隨著干燥的進行,可逐漸提高溫度,但要根據木材的種類和厚度等因素來確定合適的升溫速率和最終溫度。例如,對于厚度為 20 - 30 毫米的軟木,干燥初期溫度可控制在 40 - 50℃,中期逐漸升高到 60 - 70℃,后期可保持在 70 - 80℃。
- 溫度傳感器與控制系統:在干燥窯內安裝多個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窯內不同位置的溫度。這些傳感器將溫度信號傳輸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根據設定的溫度值與實際測量值的偏差,自動調節加熱設備的運行狀態,以保持窯內溫度的穩定和均勻性。
- 加濕與除濕設備:干燥窯內一般設有加濕器和除濕器。加濕器通常采用噴霧裝置或蒸汽噴射裝置,當窯內濕度過低時,通過向窯內噴入適量的水霧或蒸汽來增加濕度。除濕器則有多種類型,如冷凝式除濕器、轉輪式除濕器等,其作用是在干燥過程中,當窯內濕度過高時,將多余的水分除去。例如,在干燥初期,為了防止木材表面水分蒸發過快,需要保持較高的濕度,此時可通過加濕器適當增加窯內濕度;而在干燥后期,隨著木材含水率的降低,需要降低窯內濕度,以促進木材內部水分的進一步蒸發,這時就需要啟動除濕器進行除濕。
- 濕度傳感器與控制系統:與溫度控制類似,在干燥窯內安裝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窯內濕度。控制系統根據設定的濕度值與實際測量值的差異,自動控制加濕器或除濕器的工作狀態,以實現對窯內濕度的精確控制。此外,還可以通過調節通風量來間接控制濕度,通風良好可以加速濕氣的排出,降低窯內濕度。
- 通風設備:干燥窯內通常安裝有軸流風機或離心風機等通風設備,通過風機的運轉使窯內空氣形成循環流動。風機的轉速和葉片角度等因素會影響氣流循環速度。一般來說,在干燥初期,為了使木材表面均勻受熱和加濕,氣流循環速度不宜過高;而在干燥后期,為了加速木材內部水分的擴散和排出,可適當提高氣流循環速度。例如,對于小型干燥窯,初期氣流循環速度可控制在 0.5 - 1.0 米 / 秒,后期可提高到 1.5 - 2.0 米 / 秒。
- 氣流調節裝置:在干燥窯內設置氣流調節裝置,如風道擋板、百葉窗等。通過調整這些裝置的開度,可以改變氣流的流向和流量,從而實現對氣流循環速度的精細調節。此外,合理設計干燥窯的內部結構,如風道的布局、木材的堆放方式等,也有助于優化氣流循環,提高干燥效果的均勻性。
- 風速傳感器與控制系統:安裝風速傳感器來監測窯內氣流循環速度,控制系統根據設定的風速值與實際測量值的偏差,自動調節風機的轉速或氣流調節裝置的開度,以保持氣流循環速度的穩定和符合干燥工藝的要求。